近日,我BOB(中国)手机版官网 博士Obaid等在陳威副研究員、郭航博後等的指導下,在Macromolecules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Origin of the Double Yield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Crystallite Aggregate Heterogeneity的文章
該工作采用同步輻射小廣角x射線散射技術,研究了茂金屬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在25 ~ 110℃溫度範圍內拉伸變形時雙屈服的結構成因。在第一個屈服點處觀察到片狀取向或晶體剪切。在低溫區(T≤100℃)觀察到馬氏體相變,而在高溫區(T >100°C)。在所有測量中,熔化-再結晶發生在第二個屈服點以上。雙屈服的結構成因可解釋為微晶聚集體的不均勻分布,即兩個穩定性不同的區域串聯排列或在相同的應力條件下。第一個屈服點的來源是低穩定域的層狀重定向、細滑移(晶體剪切)和粗翻轉(碎裂或結晶度下降χc),這些都導致模量下降或應力軟化。硬化點的出現與更穩定的微晶聚集體的塑性變形有關。高溫區域的弱而不清晰的雙屈服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解釋,在高溫區域,低穩定晶粒的熔化和非晶和晶域之間的鏈擴散導致了更均勻的塑性變形。該模型的適應性進一步擴展到低密度聚乙烯的情況,在低密度聚乙烯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精確操縱外部參數,即流動和溫度,人為地獲得雙屈服。
文章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1c01363